显然,“理工科出身”的拼多多,首先并没有撒谎。
从它将账号交给另一家公司营销团队来代管,也能看出它尚未建立起自己的公关团队。
但正如我们在另一篇回答中所说,这种机构账号、大V账号,如果说潜在着大量问题的话,那其实也不辩档是账号“所有方”的问题;
作为机构,哪怕它把自己的官方账号交给品牌营销团队去打理,也实在显得无可厚非。落到一个营销携困乱团队上面,他们不也是在把一个个账号,交由一名名员工去打理吗。
问题的症结,在于各大互联网平台还没有建立起对于“一个拥有几百上千万粉丝的机构账号、一份可能引发巨大争议稿件”,还没建立起相应的“投票机制”;
就像我们成熟的政府部门,如外交部门那样——在那里,一份签发人为机构部门的发言稿,必得经过多人评议之后,才会得到发布。
像这类“事故”,其实在我们的央视这种电视台,其实也发生过(比如知名主持人言辞稍不注意,就会引起舆论风波,甚至还会影响到其自身的职业生涯);
而在各大公司当中,常见的非常神似的“事故”,则更多见于“财务部门”,比如有些会计尺春,会出现“公款私用”情况。
没有人会想让这类“事故”发生,甚至包括“事故”中的那些(因为不留神而引发事故的)当事人,也经常没有想到会带来“事故”;
按照规则,这些引发“事故”的操作,都属于“违规操作”。
工厂工人操作机器,稍不留神、或者违规操作,也会导致事故;开车在路上,司机违规操作、或者稍不留神,同样会导致“事故”;……。庆幸的是,我们各类规章、法律,对显著违反的情形,都对当事人作出了相应“处罚规定”,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相同的事情在以后第二次第三次接二连三地发生。
标签:此份,买账,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