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资产阶级一般指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掌握生产资料,通过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产,并通过销售商品获取利润的阶级,又称资本家阶级,即资本家。资产阶级革命:一般指由资产阶级组织领导、以推翻阻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势力、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的暴力革命。如英国、法国、美国等国近代史上的革命,其中英法推翻的是封建统治,是最“正宗”的资产阶级革命,而美国推翻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又带有民族解放的性质。与这些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是,近代亚非拉国家的革命,更多的带有反封建、反侵略(或曰反帝反封建)的双重色彩,一般也称为资产阶级革命,如中国的“辛亥革命”。判断一场革命的性质,主要看它的任务,即“革命任务决定革命性质”,而不是取决于领导者。当然,不同的领导阶级会对革命的指导思想、途径和发展方向产生影响,但不决定革命的根本性质。比如近代中国革命,自1919年以后,被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因为领导阶级由资产阶级变成了无产阶级,革命指导思想等发生了变化,而因为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变,所以仍属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阶级本是一个经济概念,是按照经济地位划分人群的一个术语。如同上面对资产阶级的界定,就是依据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或生产关系中)的地位来决定的。严格说来,划分阶级就是这一个硬性指标。不过,现在人们一提到阶级,更容易和政治挂起钩来。而看一个人属于哪个阶级,更是还要看他的政治倾向性。比如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一些领导人和党员,本身并非工人阶级出身,而是知识分子或青年学生,甚至出生于地主资本家家庭,但因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而成为工人阶级的代表。孙中山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接受过旧式私塾教育;其兄又是檀香山的华裔资本家,曾亩粗侍资助他学医;其变法主张被否后,他转而走上革命道路。从他提出的三民主义理论来看,反映的是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他后来的实践也是按照这一要求去做的。所以说孙中山先生是资产阶级是恰当的。至于有网友提供的参考资料中提到,孙先生倾向“社会主义”和“公有制”,主张“节制资本”等问题,我个人认迅吵为这更多的是反映了当时社会主义运动和思潮对他的影响,反映了孙先生思想的开放和兼收并蓄;尤其“节制资本”一说,更是在国共第一次合作后才补充进三民主义思想凳铅的。从其整个革命生涯来看,这些“社会主义”的因素,不是孙中山革命思想的主体,不应成为否定其资产阶级属性的证据。
标签: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