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怂恿”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sǒngyǒng,是指从旁劝说鼓动别人去做(某事)。“怂”是惊慌的意思,“恿”是古代“勇”字的另一种写法。“怂恿”两字就是“从旁劝说、鼓动别人去做(某事)”的意思。本是个中性的词,多用于贬义。“怂恿凳神”两字在一起就组成了叠韵连绵词,词义与其中每个字的意义都不同了。出处:1、宋·王安石《和吴仲卿雪》:填空忽汗漫,造物谁怂恿。2、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八回:“先都等情慌,与蒯得商议,怂恿士谷、梁益耳等作速举事。”3、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二回:那年勾著处州的马纯上,怂恿家兄炼丹。造句:1、我禁不住小刚的怂恿,放下作业跟他踢球去了。2、他怂恿管理员贝尔去拜访了改粗大基督教会学院院长。3、时间开始怂恿劝深爱的人核竖放手。4、戴头盔给骑自行车的人一种错误的安全感,怂恿他们去冒险。5、当我的老朋友布莱恩怂恿我抽一支烟时,我可再也熬不住了。
标签:怂恿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baiwen.com/answer/295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