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三1971年出生于吉林省扶余县榆树沟乡黎明村,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上面有三个姐姐、两个哥哥,在家里男孩中排行老三,故名魏三。家境一直不好的魏三从小就倍受父亲的疼爱,日子虽然穷但家里一直供他上学,父亲深信这个从小就聪明伶俐的孩子将来定会有所作为。在魏三读初二那年,学校要交60元学费,本就搜芹轿捉肘见襟的家庭、加上体弱多病的丈夫,这可难坏了操劳家事的母亲。可看着渴望求知的孩子,她坚定而和蔼的说:“别担心,妈去给你借钱”!是这句话深深刺痛了魏三的心,做为男人的他为自己不能为家里承担什么还要成为全家人的负担惭愧和自责。从小就有恒心且懂事的他,毅然决然的决定退学,一双稚嫩的肩膀过早地挑起生活的重担。每天天还没亮,他就早早地起床,和家首枣人一同到田里干农活。可他又怎甘心这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便离开家乡到城里去打工;这期间他修过路,建过桥,也曾在建筑工地做过力工、做过麻花、卖过月饼、、、工作之余,劳动的疲惫并没有让他忘记静静思考自己的未来——他深知,他现在所从事的工作,不是什么长久之计,更不是他的人生价值所在,他必须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当他正在人生的十字路徘徊的时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哥哥的婚礼上,他一段不成熟的表演,得天独厚的二人转表演天赋得到了一位民间艺人的赞赏世肆。交谈之余,艺人的一席话语深深地启发了困惑中的魏三,同时也使他发现了自己的艺术潜能所在,在他做了认真的思考和权衡后,做出了学习二人转的选择。在他争求父亲意见的时候,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老实本分的父亲无法理解也坚决不同意他学习这种当时看来不入流的行业。一边是自己对二人转的执着追求,另一边是父亲盼子成龙的殷切的希望,最后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魏三还是义无反顾的背井离乡,违背了父命,开始到处拜师学艺,而在他内心深处也背负起了对父亲的深深歉疚。魏三到处走访学艺。可有谁又愿意收留一个身无分文的20多岁的小伙子。他四处碰壁,这时他想,要想学有所成就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克服常人无法承受的困难。他找到剧团老板对老板说:“我可以给剧场扫扫地,倒倒垃圾只要让我跟着剧团看演出就行。”其实这是他心想好了的主意,到剧场打杂——为了偷艺。老板收留了他,魏三也抓住了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可他已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了,可以说错过了学习二人转的最好年龄,但与生俱来的天赋和魏三的认真、勤奋和努力弥补了一切缺憾。这时剧团来了一位老艺人,他的艺术和表演风格很让魏三钦佩。也开始不断的找机会接近这位艺人。终于有了请这位艺人吃饭的机会。在大厅广众之下,魏三诚恳地跪在地上提出了拜他为师的请求。他的真诚感动了这位艺人,把他收为弟子。从此他也跟随师傅开始了漫长的表演生涯。在当时剧团还不具备给学员安排住宿的条件,所以魏三只能睡在大厅的板凳上,忍受着蚊虫叮咬的痛苦,但恰恰这种环境却给了魏三一个很好的学习空间。在无法入睡的情况下,他利用这宝贵的时间,不停地看剧本、背台词、练功夫。正是这些艰苦的环境磨炼了魏三,打造了魏三,为今天“魏三式”的表演风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魏三离家后,体弱多病的父亲就一病不起,住了一段院后,父亲便离开了人世。父亲没有原谅魏三。这时远在他乡的魏三并不知道家里发生的一切,家人也无法联系到他。当离家两个月后的魏三听说父亲去逝的噩耗,匆匆赶回家中,看着家中年迈的母亲,想想含怨而去的父亲。堂堂的七尺男儿竟然潸然泪下,无言以对。他为自己不能为父亲尽孝尽忠而深感自责。这也有可能是父亲给他的惩罚,父亲去逝的痛苦更成了他学习的动力。他要不断的加倍努力,一定要让自己选择的事业有所成就。用成绩来慰祭九泉下的父亲。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学历,没有职称,更没有令人艳羡的特殊背景,有的是对艺术的狂烈追求与热爱。是什么使他从田间地头走进央视大舞台,一展二人转赋予他的个人魅力;是什么让他成为响当当的东北转星,是多年的学艺生涯磨炼了他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是勤奋好学使他积累了深厚的演艺功底。在他决定学习这一行起就告诉自己做一个有心人,无论是对人还是他所执着的二人转艺术。他喜欢模仿身边形形色色的人,从细微处入手观察每个人的特点把每个人物都模仿得入木三分。他能把一个憨人演活,可见他的表演功底。魏三说想要在二人转这一行闯出名堂闯出天地,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一绝,正所谓“一招先,吃遍天”。回想这一路走来的艰辛,魏三把它当成毕生的财富,虽然很苦,但收获的却是幸福和欢乐。魏三取得今天的成就,也难免少不了社会上诸多的看法和议论。但无论是热情洋溢的赞美还是片面的指责,魏三都深表感谢!因为他知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就像他常说的一句话:“日月两盏灯,天地一台戏。从朝唱到暮,谁解其中意.喜怒哀乐愁,人生本如戏。生旦净末丑,角色非天意.....
标签:魏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