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因为得到缓纤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成语出处:春秋·老子《老子》:“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白话译毁哪闹文: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感到惊恐,重视大患,就好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为什么说受到宠爱或侮辱都感到惊恐呢?宠爱是卑下的,得到它会感到心惊不安,失去它也会惊恐万分。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
扩展资料:
1、成语典故
唐太宗时期,官吏卢承庆奉命调查漕运船只失事的责任问题,先后三次给漕运官更改考评政绩“中下、中中、中上”,该官吏表现出宠辱不惊。后来卢本人也大起大落,命运坎坷,他的心情始终平纤罩静如水,并不因起落无常而受宠若惊。
2、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3、成语近义词:大喜过望。
4、成语反义词:麻木不仁。
标签:受宠若惊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baiwen.com/answer/45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