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百问>百科问答>张仲景简介

张仲景简介

2023-04-08 03:49:43 编辑:join 浏览量:562

张仲景简介

zhāng zhòng jǐng

Zhang Zhongji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张仲景为东汉末著名医学家,人称"医圣" 。名机,字仲景。南群涅阳(今河南南阳)人。《伤寒卒(杂)病论》(即《伤寒论》)一书的作者。主张“六经”辨证,是对经络理论的重大发展。本书所述以药物治疗为主,也兼论温针、烧针、熏、熨各法的忌宜等。[1][2]

一说张仲景尝任长沙太守,故又称“张长沙”。约生于东汉和平一年(150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幼年即嗜医学,后从同郡名医张伯祖学医,得其所传,通经方。适逢建安(196220)期间,疫疠流行。死伤枕藉。仲景家族原有人口二百多,未及十载,死者已达三分之二,而其中伤寒占十分之七。当时医家庸俗之风甚盛,墨守成规,各承家技,造成对疫疠无能为力的局面。仲景有感于此,遂精求古训,博采众方,精研《黄帝内经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及《平脉辨证》等,撰成《伤寒卒病论》十六卷。书中溶医经与医方于一炉。后经晋王叔和整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流传千余载。其中《伤寒论》载方一百一十三首;《金匮要略》载方二百六十二首。其组方原则严谨,至今有些方剂仍在应用。人尊其为“众方简明之祖”。书中创六经辨证,审因立法,依法定方,理法方药自成体系。后代辨证论治,即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金匮要略》则为杂病部分,亦为后代所推崇。据传其尚著有其他医著,均佚。

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战争频繁,社会动荡,疫疠流行,民不聊生。他看到史书中记载扁鹊治病一望便知病在何处(见齐恒公的事迹)十分感慨,想到:前人能做到,我们为何不能?当今居世之士,只知竞逐权势,追求名利,不问人民疾苦,不留心医药,精究方术,以解除人民的疾苦呢?因此,他便决心研究医学,以救死扶伤,解除人民病痛为职志。张仲景少年聪敏、稳重、善思、好学。他拜同郡张伯祖为师,立志终身致力于发展祖国医学事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很快,“仲景之术精于伯祖”(《襄阳府志》)

建安年间瘟疫大流行,人民死亡惨重,甚至举族灭绝。正象曹操之子曹植在《曹集诠评·说疫气》中所说:“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漏烂。人死之多,使一些城镇成了空都。张仲景宗族二百多人,建安纪年以来,未到十年,死于大疫者竟达三分之二,伤寒占百分之七十。面对这种惨痛的景象,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总结继承了汉以前的医学理论和实践,收集民间许多验方,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了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书中把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人体质的强弱,引起生理及病理的变化,以及病势进退缓急等变化,归经返咐漏为六个证侯类型。其中三阳经证多为热证、实证,三阴经证多为寒证、虚证。张仲景根据六经辨证的理论,采用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法进行临床治疗。

张仲景主张医学要不断进步,医生对患者要热情负责。相传,他做长沙太守时也不忘为百姓解除疾苦。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入民宅,也不能随便接近百姓。但他认为只有接触百姓,才能给他们治病,也才能提高医术。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即择定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而专为百姓治病。他堂堂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仔细地给百姓治病。时间久了,形成了惯例。每逢初一和十五这两天,他的衙门前就聚集了许多来自各方的病人等候看病。为纪念张仲景,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店)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名医治学录》)

标签:张仲景,简介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baiwen.com/answer/46112.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