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叶的五大王府是雍王府、和亲王府、宁郡王府、成亲王府和淳亲王府。当然,其中最显赫的要数雍王府。雍王府因雍正的登基而身价百倍。
雍王府
位友洞纳于东城区雍和宫,康熙四子雍正是首位主人。雍正二年(1725年)改为雍和宫,乾隆九年(1745年)改建为喇嘛庙。
雍和宫全部建筑占地为66400平方米,融合了汉、满、蒙、藏,是一组巍峨壮丽的古建筑群,具有独特艺术风格。
整座寺庙坐北朝南,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由七进院落、五层殿堂组成,位于南北中轴线上,配殿和配楼位列左右颤枯两则。
牌楼院位于最南面,其后为昭泰门,寺庙区位于门内,有天王殿、雍和宫殿、永佑殿、洁轮殿、万福阁等建筑。各殿内均有众多的佛像与文物,保存较为完好。
和亲王府
位于东城区张自忠路(原铁狮子胡同)。雍正五子弘昼是第一位主人。
民初为段祺瑞执政府,这里是著名的"三·一八"事件的发生好没地。抗日战争时期为日军华北驻京司令部。现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位于此。府门和主要建筑得以保存。
宁郡王府
位于东单北极阁三条。宁郡王是康熙十三子怡亲王允祥的第四子弘胶。
辛亥后被西什库教堂购得,先后作过舞厅、汽车修理厂等,现为北京青年艺术剧院的库房和工场。保存较为完好的有府门、银安殿、东西配殿。
成亲王府
位于大佛寺街。咸亲王为康熙二十四子允秘,后改为大公主府(荣寿固伦公主府),现在是北京中医医院所在地。
淳亲王府
位于东交民巷正义路西侧。淳亲王是清康熙皇帝第七子允佑。府邸街门东向,面临御河,垣墙内侧建筑群坐北朝南。
平面布局分为三路:中路是主要建筑;东路在英国使馆占用期间,过厅东侧原有转角房格局被打破,新装修的门窗具有西洋风格;西路原属花园占地,现存有改建的一处四合院和增建的英式楼房。建国后一直是英国代办处,现被公安部占用,王府原貌未改,主要建筑尚存完好。
标签:王府,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