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百问>百科知识>红军横渡铁索桥的故事

红军横渡铁索桥的故事

2023-06-24 08:16:13 编辑:join 浏览量:576

红军横渡铁索桥的故事:

1935年5月25日,面对国民党追兵的紧追不舍,5月26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林彪、聂荣臻、罗荣桓、罗瑞卿当即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决定。

部署是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一师和陈赓、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为右路军,由中央纵队及1、3、5、9军团为左路军夹河而上攻取泸定桥。

左路军由王开湘、杨成武率领的红二师四团为前锋攻击前进。5月28日。接令后红四团后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于29日晨在泸定桥西岸并与敌军交火。

当时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并涂上了机油,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

中午,红四团在沙坝天主教堂内召开全团干部会议,进行战斗动员,组织了由连长廖大珠、指导员王海云率领的22名夺桥突击队。

下午四点,22名红军身挂冲锋枪,背插马刀,腰缠十来颗手榴弹,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索链向东桥头猛扑。三名战士在王友才的率领下,紧跟在后,背着枪。

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板。当红军突击队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红军战士与敌人展开白刃战,飞夺泸定桥战。

此时政委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了泸定城,迅速扑灭了桥头大火。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便惊险地夺取了泸定桥。

红军横渡铁索桥的故事

扩展资料:

背景:

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长征先头部队红1军团第1师第1团一部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后,蒋介石急调川军2个旅增援泸定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迅速渡过大渡河。

挫败国民党军前后夹击红军的企图,决定红1军团第1师及干部团由安顺场继续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两路夹河而进,火速夺占泸定桥。

历史意义:

泸定桥战役因此而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长征时期的重要里程碑,为实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合,最后北上陕北,结束长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有“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美赞誉,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其中就有七位元帅长征时经过了泸定桥。

当时在激战后的泸定桥上,刘伯承元帅曾用脚重重地在桥板上连跺三脚,感慨万千地说:“泸定桥,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朱德总司令在长征回忆录中为泸定桥题写对联:“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 ”充分说明了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的艰险与壮烈。

战略意义戚肆:

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

脚踏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城。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盘江铁索桥:

在关岭、晴隆二县交界的北盘江渡口。两峰夹峙,一水中绝,断崖千尺,壁立如削。是古代由黔入滇的必经之处。东西两岸相距约80米,水流急湍。

明崇祯四年(1631年)贵州按察使朱家民倡铅橘议建铁索桥,冶大铁链数十条贯于两岸岩石间。其上横铺木板两重,厚约27厘米,阔约3米。两边架设高约3米的网状链条护栏。

桥头附有方便行旅休憩、避雨的楼堞设施。据徐霞客现场观察,该桥“望之缥缈,然践之则屹然不动。日过牛马百群,皆负重而趋”。

清代曾多次修建,在河岸叠以大木,镇以巨石,参差使成拱状,将链板牢牢托住。并附有盾栏、版屋。由是行人可鱼贯而越,较前又胜一筹。

两岸古树阴森,碑石兀立,琳宫缥缈,辉煌槐仔团掩映。前人视为“千寻金锁横银汉,百尺丹楼跨彩凤”的黔中胜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泸定桥战斗

标签:铁索桥,横渡,红军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baiwen.com/article/155875.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