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百问>百科知识>父母吵架,失手让4岁儿子坠亡丨关于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吵架,失手让4岁儿子坠亡丨关于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影响

2023-08-24 15:04:10 编辑:join 浏览量:554

父母吵架,失手让4岁儿子坠亡丨关于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影响

前几天有新闻报道说安徽省肥东县一小区发生了悲剧。夫妻在家吵架,4岁的儿子不慎从14楼摔下。据邻居介绍,当时夫妻二人在吵架,妻子想跳楼,丈夫拉着妻子不肯跳,不小心把孩子摔了。消息一出,网友们无比愤慨,心疼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要承受这样的后果,心疼小生命为什么要承担父母犯下的错误。在众多评论中,糖糖注意到了一个网友的声音:“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的父母,你们都要为此付出代价。代价有点大,但心里的阴影也好不了多少。”相信很多读者朋友都经历过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当然,这可能很少会导致丧失生命这样严重的后果,但父母之间的父母冲突确实会对孩子产生让嫌真实而长远的影响。今天,我们来谈谈父母冲突对孩子的影响。父母在冲突中的反应父母会对亲密关系中的冲突做出反应。有些反应是破坏性的,会有损亲子关系;有些反应是为了厘清界限,释放情绪,解决问题而具有建设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可以通过涉及妥协和相互支持的轻度或中度冲突而成长;有的应对方式是积极开放地面对纠纷;有些应对方式是被动的,试图绕开问题。心理学家CarylRusbult(1982)根据“破坏性-建设性”和“主动-被动”两个衫裂维度,将亲密关系中处理冲突的方式分为四类:退出、忽视、协商(声音)和忠诚。1.以“退缩”作为应对方式:破坏性+积极应对。退缩是一种积极的,但具有破坏性的处理冲突的方式,要求伴侣服从自己,为自己妥协。例如,威胁要结束关系,提出对抗性的问题,或做出粗鲁和恶意的反应,如大喊大叫或与伴侣打架。之所以称之为退缩,是因为在这种关系中,以这种方式处理冲突的人,一旦冲突发生,就直接从妥善解决冲突的努力中退缩。粗暴地处理冲突,还会导致双方陷入负面的情绪互动模式,不断地来回传递愤怒。2.以“忽视”为应对方式:破坏性被动应对忽视是指以消极的方式处理冲突,看着局势恶化却袖手旁观。比如,你会避免和伴侣讨论关键问题,和伴侣拉开距离;或者与其直接与伴侣发生冲突,不如用与冲突无关的事情来指责伴侣。回避冲突的人甚至会用其他不利于亲密关系的方式来缓解焦虑,比如出轨。忽视会对亲密关系造成伤害。当一个人以忽视回应时,Ta的伴侣可能会试图积极解决冲突,迫使忽视者做出回应,从而形成“追逐和逃避”模式,形成恶性循环坦塌手(MillderPerlman,2010,p.340)。另一种情况下,被忽视的一方也可能会转向消极应对,双方都不再讨论这种冲突。表面上看,冲突结束了,但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3.以“忠诚”作为应对方式:建设性+消极应对。忠诚是一种被动但亲密的反应。忠臣不主动沟通,而是乐观等待情况好转。忠诚忽视和忠诚忽视的区别在于,当面对伴侣的沟通请求时,忽视者会回避沟通:打断对方的话,或者只是拒绝谈论与冲突相关的问题。忠诚者不会回避交流:当伴侣发起讨论或批评时,忠诚者会温和地反驳或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想法。4.以“咨询”为应对方式:建设性+积极应对。协商是一种积极处理矛盾,试图通过沟通来恢复或改善亲密关系的方式。谈判者会和他们的伙伴讨论问题;当谈判者觉得两个人不足以解决问题时,他们会积极寻求第三方的帮助,比如朋友或婚姻咨询师。谈判伙伴更有可能达成积极的结果,比如达成协议、妥协,或者一起找到更好的办法。父母冲突对子女的影响当旁观者看这个问题时,我们的第一想法是,“父母吵架是必然的,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他们大多在冲突爆发时不会想太多,吵架通常是完成‘任务’的第一必要。"事实上,父母在任何时候都不会争吵的可能性极小,所以在冲突爆发时很难察觉并采取“不要让孩子受到影响”等行动,因为这种察觉往往发生在冲突之后。美国医生费利蒂(Felitti)和安达(Anda)发表的《不良童年经历(ACEs)》研究发现,长期处于功能失调的家庭环境中(包括目睹母亲暴力对待、父母离婚或分居)的儿童身心健康会受到极大伤害。专注于婚姻冲突和儿童发展的圣母大学心理学家卡明斯认为,儿童会非常注意父母之间的情感互动,这可以作为判断家庭环境是否安全的依据。心理学家还说:孩子对父母之间的关系极其敏感,他们背后的那些虚假的爱、冷漠、疲惫、疏离,都会被孩子敏锐地捕捉到。1.严重的情绪影响。想必我们都经历过父母之间激烈的争吵,忽略了不知所措的自己,完全忽略了父母。这个时候,我们感到无比的恐惧、难过和无助。我们害怕父母,因为他们在吵架,害怕父母不喜欢自己,不要自己,产生强烈的悲伤感和无助感;看到自己最依赖最亲近的人互相伤害,完全超出了我的理解和承受能力。我们恨自己无法力挽狂澜,内心充满深深的恐惧,仿佛这个家就要没了。2、充满攻击性要知道,孩子最初的行为模式都是模仿父母形成的。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孩子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傲慢、好斗。这不是因为孩子在外面学校不好,最大的一个原因是模仿父母。如果长期生活在不和谐的家庭中,孩子的性格发展往往会扭曲。变得情感淡漠,性格内向,脾气暴躁,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3.婚姻也变得更加谨慎。目睹过父母争吵,甚至暴力行为的孩子,很容易让他们对婚姻产生恐惧。他们对另一半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所以很难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顺利步入婚姻。4.强迫孩子排队会让他们有负罪感。吵架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问孩子“你觉得是爸爸的错吗?他又开始欺负妈妈了;我们吵架,你去找谁?我和你爸离婚,你打算跟谁?”无疑,这是在把孩子强行拉入自己的阵营,强迫孩子认同自己的观点。这种父母每次争吵后的是非判断都在默默地影响着孩子,这种机械化的思维已经开始影响她的行为,她的选择,她的人生。父母这样做也不能让孩子少受点伤害。有的家长会说:“那我们就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了。”的确,有一点可以“赞”的是,吵架绝对比冷战伤害小一点。但是不在孩子面前争论可以吗?其实如上所述,孩子对父母之间的关系极其敏感。那些背后的虚假的爱,冷漠,疲惫,疏离,都会被孩子敏锐地捕捉到。这种口是心非带来的不安,不亚于面对争论时的恐惧。一项心理学研究表明,即使是成年的孩子(19岁的孩子)对父母之间的冲突仍然极其敏感,他们在这一时期往往更善于观察。心理学家说,“即使父母一直小心翼翼地吵架,孩子也绝不会因为没有声音就置之不理。”当然,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懂什么”但事实上,研究报告告诉我们,父母之间的冲突会对每个年龄段的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即使是6个月大的婴儿。6到12个月大的婴儿,即使在睡着的时候,也会对父母争论的语气做出反应。婴儿从一岁开始,就有分辨父母情绪、感知冲突的能力。生活中,还有很多父母因为孩子而坚持着已经破裂的婚姻,尤其是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桥段。“不能离婚,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等孩子大一点,再说吧。”其实比起离婚本身,父母矛盾才是不幸的真正原因。阿马托(2003)的研究揭示了父母不和、离婚和孩子幸福之间的关系。可见,父母之间的不一致程度越高,孩子的主观幸福感就会越高,而且远高于完全但充满冲突的孩子。父母与其担心“为了孩子才在一起”,不如认真考虑自己的婚姻状况。如果他们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宁的家,那么离婚可以结束战争,让孩子生活得更自由,没有意识形态的束缚。最后,就算吵架不可避免,吵架的时候也不会想那么多,但是你要记住,吵架不是为了输赢。电影《怦然心动》或许可以告诉我们,为了让孩子尽可能避免伤害,我们的父母应该做些什么。父母吵架后,父亲对女儿说:“对不起,朱丽安,这不是你的错。”并且非常认真的向女儿保证,“我们会想办法解决的,我向你保证。”晚上,父母来到朱莉的房间向女儿道歉,让女儿觉得父母之间的情感并没有因为这次争吵而减弱,只是因为她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吵架结束后,父母需要让孩子知道,他们吵架是有一些问题的,但这个问题不是孩子造成的。不要让小孩子来背锅。更重要的是,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相爱的,吵架不会让爸爸妈妈少爱你一点。”当然,最好不要吵架。如果有争执,不要吝啬说出你对孩子的爱。无论何时何地,在任何情况下,包括争吵,这种能感受到的爱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永远是治疗痛苦的良药。参考:

标签:吵架,父母,坠亡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baiwen.com/article/240938.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