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百问>百科知识>请问“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说的是那两位人物?

请问“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说的是那两位人物?

2023-09-04 05:19:58 编辑:join 浏览量:533

是指唐代至德年间河南睢阳(今河南商丘)保卫战中以身殉国的许远、张巡这两位忠臣。后有“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的名联传诵于世。

张巡:唐邓州南阳人,开元中进士,安史之乱时,以真源令起兵守雍丘,抵抗安禄山叛军如蔽。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移守睢阳与太守许远共同作战,坚守数月,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睢阳失守,不屈遭害。

许远:唐杭州盐官人,字令威,安禄山叛乱时,被玄宗任为睢阳太守。至德二年,遭安禄山部将尹子奇围攻,与真源令张巡协力守睢阳,数月后兵粮俱尽,城陷,被执送洛阳,在安庆绪兵败时被杀。

时值安史之乱,大唐北方大部沦陷,两个彼时的小人物奋袂而起,成就了一段节烈千秋的“双忠”佳话。

请问“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说的是那两位人物?

扩展资料:

张巡在抗击叛军中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其军事思想则更为可观可叹:

一曰高瞻远瞩的战略远见。张巡虽然官职卑微,但于战争发生后,即清醒认识到坚守雍丘的重要意义。而当雍丘已不可守时,又能退守宁陵,变被动为主动,再败叛军。宁陵取胜后,又主动与许远合兵,坚守战略要地睢阳,使叛军始终不能染指江淮

确保了唐王朝江汉漕运畅通,保护了唐朝的财赋和交通运输线,使江淮物资能源源不断地运往关中,同时还为唐军组织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平定安史之乱的最后胜利,与张巡的战略决策密不可分。

二是变化万端的战术运用。搜空张巡用兵,主张“云合鸟散,变态百出”,深合《渣漏州孙子兵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之意。张巡在前后两年作战中,先后进行过城邑防御战、伏击战、夜袭战、反击战、追击战,组织了火烧叛军、草人取箭、出城取木、诈降借马;

鸣鼓扰敌、城壕设伏、削蒿为箭、火烧蹬道等一系列奇兵策略,不仅为将士们所折服,连叛军也对其智谋敬佩不已,最后只好改用长围久困战术,不敢轻易攻城。是以史称其“用兵未尝依古法”,为中外战争史上所罕见。

三是身先士卒的战场鼓动。身为主将,张巡时刻能起到表率作用,或督军守城,或出城作战,他常亲自率军出现在最危险之地,奋勇冲杀,所部将士无不用命,以至连战连捷。两年多的艰苦守城,守军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

即使在最后一刻,也宁死不屈,皆得益于张巡善于鼓舞本方士气,以忠义激励将士,使上下团结一心。而且,张巡不但对本方将士做思想工作,对敌人也是如此,战争中,他先后用劝降的方法就使叛军200余人来降,起到了瓦解敌军的作用。

四是各自为战的作战指导。针对叛军兵多将广、攻城时四面出击、主帅无法照顾四方的战场态势,张巡“勒大将教战,各出其意”,做到万无一失。正如张巡所讲:“古者人情敦朴,故军有左右前后,大将居中,三军望之以齐进退。今胡人务驰突,云合鸟散,变态百出,故吾止使兵识将意,将识士情,上下相习,人自为战尔。”

五是攻守异势的积极防御。张巡守城,守中有攻,以攻代守,常以麻痹和欺骗手段出其不意地进行反攻、偷袭,以此达到固守目的。如雍丘之战开始时,张巡认为:“贼兵精锐,有轻我心。今出其不意击之,彼必惊溃。贼势小折,然后城可守也。”

结果首战首胜,大大增强了军民守城信心。这种主动出击的情况,张巡在战争中多次使用,而且在出击时,又采取多路出击,使叛军无法判断唐军主攻方向。

六是取给于敌的后勤保障。由于张巡独守孤城,兵器、粮秣补给困难,所以张巡每次出战,既要歼敌,又要因敌于后援。战争中张巡偷袭粮船、草人借箭、出城取木、诈降借马都围绕此目的,亦经常“收器械牛马”、“获车马牛羊甚多”。

当南霁云率援兵回睢阳时,居然“驱贼牛数百入”。“自兴兵,器械、甲仗皆取之于敌,未尝自修”,这种取给于敌的策略,是张巡能够长时间坚守的重要原因。

标签:忠臣,国士无双,国士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baiwen.com/article/256345.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