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百问>百科知识>水根村(睢县:水族从这里走出(中))

水根村(睢县:水族从这里走出(中))

2024-02-21 22:13:47 编辑:join 浏览量:614

水根村(睢县:水族从这里走出(中))

来源:商丘日报-商丘网

水族睢县寻根

【阅读提示】

“56个民族56朵花”,每个民族的起源各不相同。而睢水,则是多个民族的发源地。笔者于2017年10月14日曾参加了在睢县举办的全国首届睢文化研讨会,会上专家学者对“水族源于睢水”课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论证。据甲骨文和水书研究专家考证,先商时期自称“喝睢水,成睢人”的水族是从睢县盂国故里走出去的殷商贵族。自2009年以来,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水族同胞多次到商丘睢县睢水流域寻根问祖,双方互访并举办学术研讨会、文化节等,进一步推动了“水族源睢水”文化研究的深入。

时间追溯到2018年的11月18日,另一场研究水族与中原睢文化渊源的学术研讨会在贵州民族大学召开,来自中原睢水流域的睢县专家学者赴会并与几十名水族同胞共话情谊。贵州民族大学水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水族同胞潘朝霖在论文《水族文化源头与睢水的关系》中指出,水族的来源注定和睢水有关,我曾三次到老家睢县考察调研,水族古歌《古父老,在睢水边》成为众多水族历史题材的开篇杰作。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水书习俗代表性传承人杨秀龙则以《抓住机遇,推动睢水特色文化旅游发展》为题阐释了自己以睢水与水族的情缘开发拓展睢水文旅产业的观点。

贵州水族寻根祖 睢水流域创产业

漫步在睢县城郊乡保庙村,弯弯的申家河穿村而过,清清的河水碧波荡漾,河边绿柳成荫,花草吐芳,休闲的人们或垂钓,或散步,观看着河心三五只画舫摇曳荡桨和打造出的岛、亭、轩、榭及千米画廊,就像在梦中来到了美丽的江南,这就是贵州水族云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中原水城睢县打造的云腾水族综合体。云腾农业与贵州三都县水族学会签约,还联合创办了云腾睢源“中国水族记忆馆”。紧紧围绕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科普教育、田园社区、健康养老、水族文化展示六项内容,在申家河两岸建设具有田园风貌融合现代都市时尚元素及水族特色,集吃、住、游为一体的云腾水族生态风情小镇。如今,在综合体、睢县襄园、北湖公园内,铜鼓、芦笙、原生态水族歌舞表演成了一道靓丽风景。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水族青年男女精湛的表演,仿佛把人们带入云贵高原的水族村寨,感触跨越时空的远古中原文化活化石再现老家睢县。

远在云贵高原的水族,为何能在中原水城睢县结下累累硕果?据了解,居住在云贵高原地区的水族自称“睢”,因发祥于中原古睢水流域而得名,故民间有“饮睢水,成睢人”之说。大约在殷商之后,水家先民从中原睢水流域往南迁徙,逐步融入百越族群之中,形成了以中原文化、百越文化为主流,南北民族融合的二元结构形式。水族社会保留着殷商文化圈和百越族群的浓郁文化遗存。睢县处于古睢水流域的核心地带,是中华文明、黄河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近几年,我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与河南省睢县交流日益密切,访亲寻根往来不断。如今,外迁3000多年的水族后裔回归河南睢县,与睢县人民共追发展之梦。云腾公司与贵州省水家学会、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水家学会、贵州民族大学水族文化专家联手,着力打造全国首家以水族文化为主题的生态田园综合体,建设了云腾水族风情园。

李子、杏子、油桃、樱桃、石榴、黄金梨、西瓜、草莓……每年从4月到10月,云腾综合体内硕果累累、瓜果飘香,节假日更是游人如织。“这一大块田地按照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制定的规划,我们的农业板块正在升级。有机黑麦、绿麦已成特色,今年计划增加有机杂粮系列,有红豆、薏米、小米、黄豆、红薯等。”河南云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玲女士介绍说。目前,云腾田园综合体项目已发展成为豫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绿色农业、生态产业和观光农业的脱贫产业基地。2017年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授予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服务示范点。“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年产值预计达6亿元,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为睢县、三都水族自治县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为睢县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王玲说。

水书非遗活化石 见证水族族源地

水族的水书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文字符号,记录了水族古代的天文地理和宗教民俗等文化信息,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族将它称为“泐睢(lesui)”,“泐”即文字,“睢”即水家,“泐睢”意为水家的文字或水家的书。水书字方法有象形、会意、谐音和假借,约有1400个,目前只有少数巫师认识,用于占卜,多数水族人已不认识。水书成为世界上最后“活着”的象形文字。学者韦宗林讲述水书的奥秘:“水书是世界上除东巴文之外,又一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书在历史上曾经历浩劫,但水家人坚信水书文化是水家人生存发展的希望所在,博大精深。”

在我国56个民族中,有17个民族有自己传统的文字,水书即为其中一种。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水书可以追溯到夏代。有专家认为,水书相当于汉族的《易经》,内容博大精深,是水族的百科全书。它又称“鬼书”“反书”,靠口传、纸张手抄、刺绣、碑刻、木刻等方式流传至今,支撑着水族几千年的文字史和文明史。法国国家社会科学院的聂蕊博士说:“学习研究水书,对人类学、语言学、历史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水书的传承者水书先生说他们的祖先源于古睢水流域。据2004年新华社《贵州抢救濒临失传的象形文字“水书”》一文中说“水族发祥于中原睢水流域,位于河南省东部,属于夏商文化圈。由于族人自称‘睢’(谐音水)而得名”。专家表示,水族所传水书明显是先商甲骨文的楔刻文字,是研究甲骨文的活化石。《中国水族文化研究》一书说“诸多积淀的中原文化因子表明,水族古文化的发源地在睢水流域及豖韦一带,是睢水的乳汁哺

育了水族人民,尽管经历了殷商亡国之痛,但一直保留着‘睢’及‘人睢’的自称及相关诸多文化特点,保留着夏商周的文化因子”。水族民间还流传着一首古老的迁徙歌谣,其中有一句“喝睢水,成睢人”,可见其与睢水渊源之深。商丘睢水流域是先商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亦是水族的发源地。

关于水族的来源,贵州省水家学会学者蒙熙林说,从殷商亡国变迁的历史、水族古文字及水书、水族历法、水族复杂声韵母系统、水族语言中保留着大量的中原古音、水族盛大年节——端节以及DNA鉴定等资料的研究表明,水族先民是从北方迁徙而来。专家们分析,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殷商亡国之后,水族先民第一次举族迁徙。由中原商丘的睢水流域一带向南迁徙,使水族先民从殷商的母体文化中分化出来,逐步融入百越族群之中。水家先民第二次举族大迁徙,时间大约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发兵征服岭南之后。第二次举族大迁徙,促使水家先民从百越母体中分离出来,逐步由南溯流向西北迁徙,进入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生息,大致形成后世分布的格局。

云贵中原多互动

三商之地情缘深

商丘,是中华文明的原点与文化的肇始地,古为华夏族、东夷族、商族的重要聚居地,他们都是汉民族的前身,因此,商丘地区为汉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同时,商丘还是水族、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发源地。睢水,历史上流经商丘的一条著名的河流。近年来,历史学家研究论证,睢水不但是先商文化的发源地,而且还是我国南方水族的发源地。水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的三都、荔波、独山、榕江、从江以及广西的融安、南丹、环江等地,人口约40.7万。水族说的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史料研究表明,水族为商丘睢水流域殷商后裔,其文字水书是夏商文明的重要遗存。

喝睢水,成睢人。尽管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在殷商亡国之后,“睢”部族群体南迁,依旧保留着“睢”的自称。这些水家先民举着“睢”的称号,怀着对故土“睢水”的依恋,数典不忘祖,世代传承。凡是涉及水族生产生活及文化类的用语,无不打上“水/睢”的烙印。水书称“勒睢/泐睢”,水家人称“人睢”,水家房屋称“干睢”。水语“睢”的读音语义千古不变调,根植于每一个水族人的文化意识之中。近年来,贵州省政府注入500多万元资金,集国内外专家开展的水族水书的文化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化专家通过研究,将水族水书文化根基定位在睢水流域的商丘市睢县一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韦学纯教授认为“水族发祥于古代的睢水流域或河南睢县一带”。

2009年8月28日,三都水族自治县政协副主席、水家学会副会长杨秀龙一行4人参加睢县举办的“中原水城历史文化暨旅游产业发展论坛”,与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共论水族与“中原水城”睢县的渊源。2009年11月2日,睢县政协访亲考察团赴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三洞乡达便村、水根村考察水族民俗风情,与水族民众欢度端节,观看了水族古老神秘的祭祀仪式……“求得同船渡,源远一家人”。睢水流域作为水族的发源地,曾经像母亲一样孕育着今天水族的先民们,从中原腹地迁于云贵高原的水族,也不会忘记他们祖先曾经繁衍生息的商丘睢水流域!

本文来自【商丘日报-商丘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标签:水根村,睢县,水族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baiwen.com/article/321190.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