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鞅在历史上没有记载他有儿子,即使有儿子也在灭族的时候被杀掉了。卫鞅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改革家,在他的带领下,秦国从一穷二白,被人摁在地上打的小国,逐渐发展成为西方大国。正是他的变法行为彻底改变了当时秦国贫弱的状况。
卫鞅变法触动了秦国贵族们的利益,可他却不懂斩草除根。卫鞅是一个个人品行比较出众的人,他为了实行变法,对秦国的治理十分严格,为此秦孝公都必须要遵守他所定制的法令。所以当秦国那些贵族们的利益受到损伤的时候,他们自然对卫鞅十分痛恨。 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论囚,渭水尽赤。为相十年,人多怨之。---《资治通鉴》
尤其是秦孝公的兄弟公子虔,他是太子太傅,因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秦惠文王犯了罪,所以公子虔按照法令需要处以劓刑,也就是割掉鼻子。这是奇耻大辱,而且对方又是秦孝公的兄弟,明知道会被报仇雪恨,可是卫鞅依旧严格执行,而没有对公子虔斩尽杀绝。
对其他贵族也是一样,卫鞅只处罚那些犯了罪的,而且用刑虽然严格,可都只是郑者纤惩戒为主,没有斩草除根,最终给自己酿成大祸。
秦孝公临死前,居然要把大位传给卫鞅,这是他必须死的原因。秦孝公本身是有太子的,也就是秦惠文王。只不过太子年轻的时候犯了罪,被秦孝公流放了。这个时候秦孝公身体不好,他对卫鞅是百分之百的尊重,因为正是卫鞅将秦国扶持强大。所以秦孝公希望等到他死了以后,卫鞅能够接手秦君的大位。
这对卫鞅来说,其实就是宣判了死刑,因为就算卫鞅答应了,他也不可能安然上位。毕竟秦国国君一直都是嬴家的人担任,不可能随便就换姓氏,更加不可能换成其他诸侯国的人。所以秦孝公这一招其实就是想要弄死卫鞅,卫鞅对秦国有功,为什么要弄死他呢?
因为卫鞅现在只是下一任秦君上台的障碍物。卫鞅功高盖主,秦惠文王年纪又小,自然是镇不住卫鞅,极有可能造成国内内乱,这不是秦孝公所想看到的,所以秦孝公必须要让卫鞅去死,才能保住变法的成果。
卫鞅逃过一劫,却没有逃过秦国贵族们的报复。卫鞅自然不傻,所以坚决不接受秦君的位置。不过这件事传出来,其实对秦惠文王上台也是一种无形的威胁,至少这个世上是有人可以代替他的。所以秦惠文王自然是饶不了他,公子虔等贵族恰好抓住了这一点,便带头诬告卫鞅谋反。
卫鞅本来已经申请退休,这回知道死期将至了。 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史记》
他只能选择逃跑,可惜他是全国通缉犯,按照法令没有身份证是不能住旅社的,所以卫鞅没能住得上旅社,也就无法在第二天出境了。
所以卫鞅只能投靠魏国,而魏国跟他有仇,又拒绝接纳卫鞅。无奈之下的卫鞅,只能回到自己的封地,起兵造反,最终被他自己训练出来的新军杀害。可以说卫鞅变法的成果全都施加在了他身上,他压根就逃脱不了,可见变法的强大之处。
卫鞅被杀以后,全族都被秦惠文王所灭,所以他就算有儿子也死了。卫鞅走投无路之下,贸然选择起兵,我觉得是非常不明智的事情。如果他能够主动找到秦惠文王澄清事实,或许他的家族就不会被灭。当然了,这种希望微乎其微,毕竟秦国上下贵族们都很痛恨卫鞅,秦惠文王本人喊仿也很痛恨卫鞅,他前去只有死路一条。
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史记》
但是发兵造反,这条路绝对是最下策的方法,因为他明知道秦国新军的强大之处,为什么还要去硬碰硬呢?他那点人马够什么呢?结果不仅自己在战场上被杀掉,他全族人也都被秦惠文王所杀。即使他有儿子,也会在这一场浩劫当中被处死,所以应该是没有后人。
总结:卫鞅变法没有给自己留条后路,所以即使变法成功,他自己也是失败的。卫鞅其实严嫌慧格意义上来说,是法家。他崇尚严格执法,而且法令比较严苛,所以那些被执法的贵族们对卫鞅深恶痛绝。秦孝公是聪明人,他躲在一旁,什么都让卫鞅来担着,变法成功了他享受成果,变法失败了他来惩治卫鞅给贵族们一个交代。
所以不管什么样的结果,秦孝公是不会担上恶名的。而卫鞅从来没有为自己考虑一条后路,这是变法过程中最失败的一点。而且秦国的贵族力量实在是太大,几乎充斥整个国家,所以压根不是卫鞅一个人能撼动的,秦孝公也不敢让卫鞅彻底动摇贵族集团,所以卫鞅遭到报复是迟早的事情。
标签:卫鞅,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