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上的猫和狗在一夜之间统统消失,成千上万的人们都将会为这些宠物痛哭不已;如果所有的肉用牛也全都不见了,美国、阿根廷和澳大利亚的经济就将遭到重创。那么,假如全世界的220亿只鸡因为禽流感而遭到灭绝,人类又会面临什么呢?
鸡在历史中的作用
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奥利弗·哈诺特指出,没有了鸡肉的供应,我们将面临一个“饥饿的世界”。人类对鸡这一物种的需求到底有多大?不妨做如下设想:占全世界1/3的肉食供应和几乎全部的蛋类供应将会中止,瘟疫会大流行,饥荒也将导致民众的暴乱。
人类和鸡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3000年以前,波利尼西亚人就懂得带着小鸡迁移到太平洋上的各个小岛,除了鸡肉可以吃之外,鸡骨也可以用来做缝纫针、文身工具,甚至乐器。古希腊人认为鸡有多种治愈神效,不仅可治烧伤,也能预防遗尿。古罗马将军总会随身带着一群鸡,临战之前用来占卜,如果鸡的胃口好,则意味着胜算较大,如果它们不肯吃东西,那么还是及早撤退。就连斗鸡也是仅次于拳击的历史悠久的观赏性运动。
作为人类肉食的主要来源之一,鸡的数量大大超过了猪、牛等家畜外加猫类和狗类的总和。人类每年要消费超过1亿吨鸡肉和1万亿只鸡蛋。和大部分动物一样,鸡需要晒太阳,以便合成维生素D,它们需要在户外随意溜达,四处觅食。所以长期以来,养鸡产业都处在散养和本地小规模养殖的阶段。20世纪初期,鸡在美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经济中占的比重依然很小。20世纪50年代,添加抗生素和维生素的饲料的出现给这个行业带来了重大的突破。现代大规模的养鸡场中,每只鸡都被关在狭小的铁丝笼里,几乎没有活动的空间,机械化的养殖通过控制温度、饲料和照明来使鸡迅速增重。由此,鸡肉的消费开始大幅上升。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的红肉(牛肉、猪肉等)消费量是鸡肉的2倍,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鸡肉超过牛肉,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肉类。随着家禽育种的改良,可以培育出含肉量更多、食量更小、长得更快,甚至肉质更细嫩的肉鸡。
从全世界来看,这一被高度自动化养殖的物种支撑着庞大的家禽产业。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今天的消费者能够以低廉的价格买到新鲜的鸡肉,这无疑进一步促进了大众对鸡肉的消费。在亚洲,鸡肉的消费逐年上升,渐渐赶上北美洲烂亏。预计到2020年鸡肉的消费将超过猪肉(中国人的最重要肉食),成为人类最主要的肉食来源。
为什么鸡能在人类生活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而不是鸭,或鹅?也许答案在于鸡那强大的适应性。鸡的始祖是红原鸡,一种行动敏捷、机警胆小的野鸡,最初主要分布于亚洲饥瞎神南部和中国部分地区。4000多年前,红原鸡开始被驯养,现在的家鸡可能还有印度灰原鸡的基因。科学家认为,家鸡的基因多样性仅次于猪,而高于其他各类家畜,这也有助于它们在世界各地活跃生存。
历史资料证明,中国的家鸡向北通过朝鲜半岛传至日本,而印度河谷是家鸡向西扩散的起点。考古学家发掘的出土文物和鸡骨化石表明,家鸡可能从古代印度西海岸的港口罗塔尔到达了阿拉伯半岛,由陆路经波斯(今伊朗)传到希腊、叙利亚和巴比伦。就这样,鸡将它的足迹撒播到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
不能没有鸡
在某种意义上,鸡堪称环境保护的英雄。不妨设想一下用其他家畜代替鸡,例如牛,牛肉占据了美国市场上1/4的肉食消费量,而养牛所需的土地面积是同等产肉量下养鸡场的10倍,也就是说,全部转换成养牛,所需的土地面积将超过中国加印度国土面积的总和。
在将谷物高效地转化为蛋白质方面,鸡同样身负重任。活鸡每增重1千克,需要2千克饲料(这已经不到1945年所需要饲料的一半了)。相比之下,按增加每千克体重来计算,牛需要的饲料量是鸡的8倍,猪的需求相对少很多,但即便如此也需要比鸡多出14%的饲料。
此外,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养鸡更划算,因为饲养牛羊会排放更多的温室气体。和鸡不同,牛和羊吃掉的食物要在瘤胃中经历一个发酵过程,这个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甲烷。牛的排放量是鸡的4倍,羊甚至达到了5倍,猪的情况会好些,但也要多出75%。
那么,养殖其他家禽是替换养鸡的好主意么?从生物适应性的角度来说,这些家禽都不如鸡那么好养活。比如火鸡和鹅,它们需要更大的生活空间,产蛋率也低,而养鸭一定要有水塘,此外这些禽类的产肉率又都不如鸡。单从饲料转换效率的角度来讲,肉用昆虫的蛋白产出率要高出养鸭,可能更能挑战鸡的地位。
在亚洲和非洲,神备鸡肉是非常普通的食物,鸡也成为最为普通的一类家禽,再贫穷的家庭也会在后院养上那么一两只。鸡肉和鸡蛋成为人们廉价易得的蛋白质来源之一。
健康的救星
鸡除了作为营养来源之外,还有一个不为大家所了解的功能:鸡的受精卵是培养流感疫苗的重要介质。世界上每年要生产大约4亿支流感疫苗。人工培养的病毒菌株被注射到鸡的受精卵中,它可以提供富含养分且无菌的环境,是病毒大量扩增的绝妙温床。仅仅从这一点来看,如果鸡类突然消失,突然暴发的禽流感、猪流感等都将使人类因缺乏疫苗而陷入巨大的麻烦之中。
2004年鸡基因组图谱绘制成功。科学家通过对鸡的基因组序列草图分析发现:鸡约有60%的基因与人类相同,鸡和人类约在3.1亿年前拥有共同的祖先。这也为鸡胚胎干细胞用于人类健康研究找到了依据。
鸡的突然消失除了导致上述的一系列麻烦外,我们那享受惯了美食的胃口也会提出强烈抗议。糕点行业可谓首当其冲,因为鸡蛋是这个行当里最不能缺失的原材料——没有了鸡蛋,就没有高质量的蛋糕,更不要提地道的蛋奶酥了。尽管我们可以用鸭蛋、鹌鹑蛋或者其他禽类的蛋来代替鸡蛋,但那些禽蛋高昂的成本,会让糕点变成奢侈品。
鸡肉因其口味温和、肉质细腻,几乎适合任何一种烹调法。每种饮食体系都有用鸡肉做出的美味菜肴,鸡肉是厨师的灵感来源,为我们提供了宫保鸡丁、法式炖鸡、马萨拉咖喱鸡、清炖鸡汤等一系列美食。
不过,也许鸡的消失并不完全是坏事。在生鸡肉上常见的沙门氏菌,每年能导致11.5万人死亡,上千万人感染。同样,这也会让动物福利组织界的人士感到由衷的高兴,因为大多数国家都没有法律制止人类对鸡的“暴行”——从集约化养殖到大规模屠宰——这一横贯鸡一生的悲惨命运。发达国家的养鸡工业喂养了全球75%的鸡,但它们在鸡厂里的生存环境从来就没有好过。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生产出来的鸡肉和鸡蛋,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环境来说,都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
随着养鸡集约化程度的扩大,越来越多的鸡簇拥着生活在狭窄的环境中,这使得鸡比其他任何一种禽类都更有可能成为流行疾病的宿主。这难道是鸡的末日么?十多年前,亚洲曾发生过大规模的禽流感,最近这一趋势又有抬头的迹象,如何让这个物种更和谐地生存在世界上,成为摆在人类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
注:所有文章均由中国数字科技馆合作单位或个人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