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百问>生活百科>天柱山三祖寺

天柱山三祖寺

2023-05-28 11:16:41 编辑:join 浏览量:543

天柱山三祖寺

三祖寺,位于潜山城西北9公里天柱山谷口的凤形山。此地群山环抱,溪谷幽深,山谷中突兀一峰,宛如一只蹁跹的彩凤,故名凤形山。这里是一个天然谷口,清澈的山谷流泉,从凤形山西侧流出,经谷口汇入潜河,青山翠谷,水光山色,汇成了谷口的独特风貌。

起初,这里叫山谷寺。传说,梁武帝年间,有宝志禅师与白鹤道人都想占据这个名胜之地开辟道场。梁武帝得知二人都具有灵通法术不好裁决,就让他俩比试,以物识地,得者居之。白鹤道人说:某以鹤止处为记。宝志禅师说:某以卓锡处为记。然后,就比试起来,只见白鹤道人将手中的拂尘抛向空中,顿时化为一只白鹤飞向凤形山。说也迟那也快,宝志禅师将手中的锡杖掷向空中,顿时化作一条巨龙追去。白鹤飞到凤形山上空,正要落地,忽见巨龙飞来,吓得落在了白鹿岗上。宝志禅师的锡杖就深深地卓入凤形山上。当他收起锡杖,卓土处立刻涌出一股甘泉,这就是建寺后的卓锡泉,又名卓锡井。宝志禅师得胜之后,就在凤形山开山建寺,梁武帝赐名为“山古寺”。

当然,这里还有潜山隐士何求、何点、何胤三兄弟不念高官,隐居此地建书院、捐书院改寺院的事宜。后世为了纪念这“三兄弟”,故立碑建亭以记之,曰:“三高亭”。

北周武帝灭佛时,二祖慧可护法南下,来到舒州皖公山(即天柱山)找到了高徒僧璨,便驻锡岳西县司空山。从此,僧璨往返于司空山与天柱山之间,隐姓埋名十余年。随着宣帝、静帝即位,佛教再兴,僧璨于隋开皇二年在司空山得到二祖慧可传承衣钵后,便正式驻锡山古寺,研著《信心铭》经典,公开传经布法。

在禅宗发展史上,可以说,三祖僧璨是个重要标志。初祖达摩将禅法带到中国来,人们遇而未信;到了二祖慧可,人们信而未修;到了三祖僧璨,人们这才有信有修,变“不立文字”为着经传教,成为汉传佛教中最具中国特色的宗派之一。

三祖僧璨后来将衣钵传给道信。隋炀帝大业二年在寺前法会大树下,为众说法后合掌立化,葬于寺后。唐乾元元年肃宗李亨又赐山古寺为“三祖山谷乾元禅寺”。

凤形山,自唐宋以来人们就习惯称“三祖山”。山古寺人们也习惯称“三祖寺”。这里是天柱山的拦亏南大门,是天柱山的重要 旅游 景点,来天柱山 旅游 ,一般都要先到三祖寺。三祖寺的建筑群,沿着凤形山的山势自上而下依次架造,从山门一直通往祖师殿,全在一道中轴线上,金碧辉煌,大气磅礴,素有 “远看山包寺,近看寺包山”之说。

三祖寺的山门,也叫三门殿。正门叫“般若门”,上有匾额:“乾元禅寺”,左右有联:“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也称“智慧之门”。东面门叫“解脱门”,意在摆脱烦恼获得自由,也称“自由之门”。西面门叫“精进门”,意指努力修行,也称“勤修之门”。

进入山门殿,步登通天阶,一路上去,山势陡峭,迎面是天王殿。到了大雄宝殿,又穿过法堂,便到了三祖洞。洞内有一尊石雕三祖像,洞口左右有联:“司空圣地传衣,神光心印受璨”。讲的是二祖慧可司空山传给僧璨衣钵的故事。外面更有楹柱联:“信授心法悟解缚,璨传衣钵兴双峰。”

信应该指的是僧璨的《信心铭》:“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爱憎,洞然明白。”在“信心亭”也有上面简罩神那联。据说是禅宗祖师的第一部经典,字字有声,句句铿锵。宋王安石曾在《璨公信心铭》一诗中赞曰:“沔被有流,载浮载沉。为文以济,闷弊一壶千金。法譬则水,穷之弥深。璨公所传,等观初心。”

当然,说的也是道信。这里又是一个典故,使我们来到了“解缚”石旁。这“解缚”两个大字,遒劲有力,为明代周思久所书,又名传法石。一般认为是三祖僧璨在该石上为道信“解缚”而得名。

传说,14岁的道信来到山古寺,礼谒三祖僧璨,恳求僧璨告诉他如何解脱法门。而僧璨却反问他,“是谁将你束缚住?”道信说:“没有人束缚我。”僧璨说:“既然没有人束缚你,那你又求什么解缚?”道信于是恍然大悟。从此,侍奉僧璨左右。等到了26岁,僧璨觉得道信已经成熟,就把衣钵传给了道信,道信便成了中国禅宗四祖,驻锡黄梅县双峰山。

这“千年一块解缚石”,并有词语:“解缚石上走三周,不发脾气不发愁;心中常念弥陀佛,放下烦恼得解脱!”说得何等好。人哪!不要自找烦恼,“放下就是实地”,该放下的放下,简单了,就愉快了。

往西又有“摩围泉”,泉水清澈醇冽,据说北宋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游居三祖寺时最爱饮此泉水,他不但为“摩围”泉亲笔勒石,而且还以“山谷道人”“摩围老人”自号。这里也有一个民间传说,可见人心多么不足吧!此处住着一对夫妇,他们先是祈求三祖将泉水变成酒泉,发了财后,那女妇道家还埋怨泉水只能变酒,不能出酒糟喂猪,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一气之下,三祖又把酒泉变回了泉水,并在石壁上留下了一句话:“天高不为高,人心最为高。泉水当酒卖,还嫌猪无糟。”说得多形象,还是知足常乐为好。佛家语道:“人生最大的财富是 健康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不能像《黄粱梦》卢生似的,“------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做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

这里的摩崖石刻也不少,左边还有明朝安庆郡守胡缵宗题刻的“山谷”大字碑,右边也有清代皖江郡守张楷手书的“香岩”石碑。寺内石壁上还镶嵌有南宋张同之题诗:“飞锡梁朝寺,传衣祖塔丘。石龛擎古木,山谷卧青牛。半夜朝风起,长年涧水流。禅林谁第一,此地冠南州。”

过信心亭,到了千佛殿,匾额系赵朴初所书,左右楹联“三祖道场重现,千花满载而归”,也是赵朴初所书。原来截取的是赵朴初和宋王安石山古寺的诗句。王安石的山古寺原诗是:“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而旁围。欲穷源而不得,竟怅望以空归。”赵朴初和诗是:“汲尽泠泠江水,冲出靡靡山围。三祖道场重现,千花满载而归。”也是一段佳话。赵朴初不仅是佛教协会会长,也是大诗人、大书法家,印象最深的还是六十年代我上中学时学到的《某公三哭》:“秃头儿顶不住羊毫笔,土豆儿垫不满砂锅底,伙伴儿演出了逼宫戏-----”记忆犹新,真乃赵朴初的杰作。

游完三祖寺,联想着众多发人深省的典故,我边看边有所思,不由也写了一首诗: “佛院崎岖初隐身,皖公山下觅知音。传衣弘法灵光洞,开示正觉禅海林。从地华生因有种,归天终寿是无魂。信心仍属有心者,解缚还需系缚人。” 咱也开开悟。

九口2022-4-8

标签:三祖寺,天柱山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baiwen.com/life/115225.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