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六谷指现在的什么作物 牟世玖
中国古代的六谷多指稻、黍、稷、梁、麦、苽六种粮食作物。古今对应的名称为:稻(水稻,大米)、黍(黍[shǔ]子,小米)、稷(高粱)、梁(黄米)、麦(麦子)、苽(音gū,高笋)。
一、稻:有水稻,有旱稻,其中以水稻为多。去壳后即为大米,大米以白色居多,也有红、黑等颜色。古今名称相同。
二、黍:黍[shǔ]子,现在农村仍称黍子。种子去壳后称小米或者小黄米,就是市场上颗粒较小的小米,色淡黄,性黏,常用来做蒸肉或煮粥食用。
三、稷:音[jì],古代以稷为主食。既可为饭,又可煮酒。故稷被列为“百谷之长”,被帝王奉为“谷神”。现在称为高粱。去壳后即为高粱米。
四、梁:古代指黍的优良品种,产量比黍略高。就是现在小米之中颗粒大而不黏者,适宜做饭食,故俗称“饭米黍”。色黄,粒比黍子大。种子去壳后俗称黄米或大黄米。严格意义上讲,梁是黍的一种。所以,许多人将古代的“六谷”,称为“五让余谷”。
五、麦:麦子,有大麦、小麦、油麦等多种,现在多指小麦。是面食的主要来源。麦子的种皮称为麦麸,常用作饲料。种子的其他部分磨成粉末,称为面粉。面粉做成条状,即为面条,简称“面”。麦子成为人们常用的食物。古今同名。
六、苽:音gū,也写作蓏,现称茭白或高笋。苽在古代,本是粮蔬通用之物。开花结籽时植株如芦苇。其种子在古代曾作粮食,称苽米。因种子黑色且细长(约2cm),现在又称黑长米。因雕特别爱吃,故古时又称雕米。其笋状茎可作坦消滚蔬菜,因其洁白,故称茭白;又因其像竹笋,故称高笋。现在有些农村仍有栽培,但只作蔬菜使用,不食用其种子。
在《三字经》中:作者把稻、桥橘黍、稷、粱、麦、菽称为“六谷”,是有道理的。因为黍和粱本为一类,没有太大的区别,故前述六谷,实为五谷。增加的一谷为“菽”。
菽:音shū,是豆类的统称。古人以豆类为主要蔬菜,故也有人称其为“谷”。现在将豆类归于蔬菜,不再称“谷”了。
有些地方把玉米也称为六谷之一,叫作“包谷”。但是,玉米原产于南美洲。在中国古代,玉米尚未传入。因此,即使现在中国普遍种植有玉米,但在古代的:“五谷”、“六谷”中都没有玉米。
(图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标签:六谷,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