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分类是根据抗肿瘤药物的来源及其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分类,分为烷化剂、抗代谢类、抗肿瘤抗生素、植物类、杂类、激素平衡类药物等六大类。
根据抗肿瘤药物对细胞增殖周期中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G2期)、有丝分裂期(M期)各时相的作用靶点不同,又分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和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二大类。
1、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作用特点只限于细胞增殖周期的某一个时相,在一定的时间内发挥其杀伤作用。
使用时宜缓慢或持续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口服等会发挥更大作用。
主要包括抗代谢类及植物类药物,如作用于G1期的药物门冬酰胺酶等。
作用于S期的药物氟脲嘧啶、甲氨喋呤等。作用于G2期的药物平阳霉素、亚硝脲类等。作用于M期的药物长春碱类、紫杉类、喜树碱类等。
2、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无选择的直接作用于细胞增殖周期的各个时相,作用较强,可迅速杀伤肿瘤细胞,其剂量与疗效呈正相关,以一次静脉注射为宜。
此类药物包括烷化剂、铂类及抗肿瘤抗生素类等,如氮芥、环磷酰胺、美法仑、顺铂、卡铂、奥沙利铂、多柔比星、放线菌素-D、卡氮芥等。
随着对抗肿瘤药物研究的深入,进一步认识了药物在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目前将临床药物进行如下分类:
一、细胞毒类药
1、作用于DNA化学结构的药物:
(1)烷化剂:如氮芥(HN2)、环磷酰胺(CTX)等。
可使细胞中的亲核集团发生烷化反应,致DNA在复制中发生核碱基错误配对,引起密码解释错乱。
同时双功能基的烷化剂常与DNA双链上各一鸟嘌呤结合,形成交叉联结,防碍DNA复制,也可使染色体断裂。
DNA结构功能的破坏可导致细胞的分裂、增殖停止或死亡。
但也有少数受损细胞的DNA经修复而活下来,造成耐药的出现。
(2)铂类化合物:如顺氯氨铂(DDP)、奥沙利铂(OXA)等。
可与DNA结合,进而破坏其结构与功能。
(3)蒽环类药物:如多柔比星(ADM)、吡柔比星(THP)等。
可嵌入DNA碱基对之间,干扰转录过程,阻止mRNA的形成。
(4)破坏DNA的抗生素:如丝裂霉素(MMC)、博来霉素(BLM)等。
可使DNA单链断裂,阻止DNA的合成。
2、作用于核酸转录的抗生素药物:如放线菌素-D(ACD)、阿柔比星(ACLA)等。
由微生物所产生的非特异性抗肿瘤药,可对细胞周期各时相产生杀灭作用。
3、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抗代谢药物: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分别在不同环节阻止DNA合成,抑制细胞的分裂与增殖。
根据其干扰的生化过程不同分为:
(1)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如甲氨蝶呤(MTX)。
(2)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如氟脲嘧啶(5-FU)。
(3)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如羟基脲(HU)。
(4)DNA多聚酶抑制剂:如阿糖胞苷(Ara-C)。
(5)嘌呤核苷酸互变抑制剂:如巯嘌呤(6-MP)。
4、影响蛋白质合成,干扰有丝分裂的植物类药:
(1)长春新碱(VCR)、紫杉醇(TAX)等:影响微管蛋白装配,干扰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使增殖细胞停止在分裂中期。
(2)高三尖杉酯碱:干扰核蛋白体功能,阻止蛋白质合成。
(3)门冬酰胺酶:可降解血液中的门冬酰胺酶,使细胞缺乏此氨基酸,影响氨基酸供应,阻止蛋白质合成。
5、拓扑异构酶抑制药物:包括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如伊立替康(CPT-11)和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如依托泊苷(VP-16)。
可直接抑制拓扑异构酶,阻止DNA的复制和RNA的合成。
6、其他细胞毒类药物:如维甲酸、硼替佐米等。
二、影响内分泌平衡的药物
起源于激素依赖性组织的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甲状腺癌等,仍然部分的保留了对激素的依赖性和受体。这些肿瘤可以通过激素的治疗,或对内分泌腺的切除而使肿瘤缩小。临床上所采用的内分泌治疗,可以直接或间接的通过垂体的反馈作用,改变机体的激素平衡和肿瘤发生、发展的内环境,以达到抑制肿瘤的作用。这类内分泌药物如雌激素、孕激素及其拮抗剂等。
在乳腺癌临床常用的他莫昔芬是一种雌激素调变剂,是通过竞争肿瘤细胞表面的受体,干扰雌激素对乳腺癌的刺激而达到治疗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是通过影响脂肪酸的代谢,而致淋巴细胞降解,以达到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作用。
1、性激素类药物:包括雄激素药物如甲睾酮等;
雌激素药物如已烯雌酚等。
2、性激素调变剂:包括抗雌激素药物如他莫昔芬(TAM)、托瑞米芬等;
抗雄激素药物如氟他特米、比卡鲁胺等。
3、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来曲唑、依西美坦等。
4、孕酮类药物:如甲孕酮、甲地孕酮。
5、促性腺激素释放素类药物:如戈舍瑞林、曲普瑞林等。
6、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7、其他激素类药物:如甲状腺素等。
三、生物反应调节剂
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和抗肿瘤活性的生物抗肿瘤药物。
此类药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增强、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发挥抗肿瘤作用。
1、细胞免疫增强剂:如白细胞介素-
2、胸腺肽等。
2、巨噬细胞增强剂:如干扰素、腺病毒P53等。
四、分子靶向药物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中,一类为用基因工程技术所产生的单克隆抗体。
通过对受体的高选择性、亲和性和抗体依赖性的细胞毒作用,来杀灭肿瘤细胞,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另一类为作用于转导通路的药物。通过阻断或抑制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小分子化合物。
1、单克隆抗体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等。
2、作用于转导的抑制药物:如吉非替尼、索拉非尼、厄洛替尼、拉帕替尼等。
五、中药制剂
参一胶囊、复方斑蝥胶囊、复方苦参注射液、亚砷酸、贞芪扶正颗粒等。
六、辅助治疗药物
1、升血药物:如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白介素D11等。
2、镇痛药物:如吲哚美辛、曲马多、吗啡等。
3、抗呕吐药物:如多潘立酮、格拉司琼、托烷司琼等。
4、抑制骨破坏药物:如帕米膦酸二钠、唑来膦酸等。
标签:抗肿瘤,分类,药物